2010年5月29日星期六

鼓声依旧在 故人骑鹤归-- 张碧玉校长











-- 悼廿四节令鼓之父陈徽崇老师
2008年7月31日是廿四节令鼓之父陈徽崇老师出殡之日, 三十日晚因身在机上赶不上追思会, 三十一日早参加了陈老师庄严及感人的丧礼。
灵堂的正面挂着一幅挽联, 上联是[徽是美丽您是星夜行程为南方之路遍植歌乐花踪遗人间万种风情], 下联为[崇是高大您如日如风擂鼓令之鼓疾呼新山乐厅憾文化壮志未酬], 横批为[名留国册] 。
我看着灵位两侧陈老师击鼓英姿的照片, 在灵前向陈老师行最后的敬礼。我也向在旁的陈师母卫燕真女士致上培正独中及古达区华小工委会深切的问候。
仪式正式开始, 宽中廿四节令鼓队队员一身黑衣, 鼓棒击在蒙上黑布的鼓上, 也击出心中的悲痛。鼓声开始是擂出陈老师创作熟悉的鼓法, 接着鼓手以[醉鼓]的鼓法, 舞动肢体, 挥着鼓棒, 击出对陈老师的不舍。尤其是他们大声的嘶喊, 加上鼓声咚咚的表达, 空气中弥漫撕裂人心的痛。
陈老师的棺木由佛光山觉诚法师率领的僧团诵经祈福并盖棺, 国旗覆盖的棺木, 在两旁宽中学生洒下瓣瓣鲜花及阵阵鼓声中, 徐徐送到火葬场。陈老师遗体火化后, 遗留下许多大小不一的舍利花, 有人认为这是他修行音乐的缘故。其家属按照陈老师之遗愿, 将骨灰撒在柔佛海峡, 让万倾碧波长伴一代宗师。
培正独中和陈老师的一份因缘是廿四节令鼓。1992年十二月, 我初到培正独中掌校, 当时想让培正有自己的特色, 因此向校方提议成立24节令鼓队。学生除了可以承传中华文化, 也可以在课余时有发泄精力的活动。
当年和陈老师通电话, 陈老师二话不说就答应亲自来培正协助成立鼓队。学生们以书桌当鼓, 经陈老师三天三夜的培训, 不只学会了鼓法, 也在陈老师身上学了不少东西。陈老师的谦和、诚恳、对音乐和中华文化的热爱, 学生们在陈老师的身教中都体会到了。
培正24节令鼓队就在陈老师的催生下成立了, 当时是沙巴州的第一队, 我们衷心感谢24节令鼓创始人亲临指导, 我们也感谢报效经费买鼓及义务缝制鼓衣及扶持鼓队成长的热心人士。
陈老师病重住院消息传来, 培正在26日的感恩节晚会中还感恩陈老师, 也为他祈福, 希望他早日康复。不料27日传来他逝世的恶耗, 一代乐师辞世, 其对音乐牺牲及奉献的精神永垂千古。
陈老师和古达的另一份因缘是结在2005年, 当时古达区华小工委会主办全州华小文化大汇演歌唱及舞蹈比赛, 陈老师协助邀请国内具有专业水平的歌唱及舞蹈评判, 他和夫人卫燕真女士亦亲到场担任评判。陈老师温文儒雅, 有着艺术家的风范, 和他交谈如沐春风---- 当时他还送我一片录有他的作品的音乐光盘 – 星夜行程, 陈老师对音乐及艺术的热爱及投入可见一番。
7月20日, 团结、文化、艺术及文物部将陈老师列为国宝级文化遗产在世人物, 8月4日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表示教育部将全面推广本土再造表演艺术廿四节令鼓, 鼓励全国各源流学校组织各自的鼓队, 并将廿四节令鼓列为学生交融计划的其中一个项目。希望这项计划能落实, 陈老师在天之灵能得到安慰。
培正独中廿四节令鼓队将继续发扬推动廿四节令鼓, 让陈老师的精神与我们长存。鼓声咚咚振奋人心, 惜鼓声依旧在, 故人骑鹤归。陈老师, 我们永远怀念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